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在科研、生产以及质量检测等多个领域中,仪器校准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陷阱,这些“坑”不仅会影响校准的精度,还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导。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仪器校准路上常见的三大坑。
坑一、无资质校准,数据易出错
张经理是某生产制造厂的品质部负责人,因国家导向及行业发展需要,他们开始关注本公司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于是以往不做仪器设备校准的他们开始找第三方校准机构。因为不了解行情,他们找了三四家对比价格后,选了一家价格最低的机构。结果校准报告出具后才一个月就出事了,校准报告数据显示正常的设备出了一批劣质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项数据有误,以致设备在校准时就已经存在问题,没能及时的发现。虽然这些损失不大,但也给M经理敲响了警钟。
经查发现这家第三方校准机构事实上没有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工程师也没有注册计量师证。没有CNAS资质说明该机构的实验室尚未通过评审,工程师没有注册计量师说明该机构工程师尚未通过理论考试,能侧面反映了该机构的校准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出现校准数据不准确的真实原因。如果找这样无资质的机构校准,企业的权益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了。
坑二、自检覆盖率过低,分包过多
刘生是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负责人,以前每年的仪器设备检测校准都是找当地计量院。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今年开始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因为以前未建立供应商库,此次更换供应商,他们在网上找了几家进行询价(评标办法是低价中标法),在资格要求上只要机构具有CNAS证即可参与项目询价。在仪器设备cnas覆盖率上该中心并未进行规定,以致有家仅覆盖仪器设备清单20%多的校准机构以超低价中标。该机构为其进行校准时,因自检项目占比较少,代检项目较多,在进行第一阶段的校准时,60%均分包给另外一家校准机构,在第二阶段校准启动前,即以校准成本高、无利润为由要求增加费用,最终协商无果提前中止服务,从而影响了当年正常的校准计划。
坑三、重视度不够,敷衍了事
李主管是某中型企业采购负责人,在采购仪器设备检测校准服务时,特意挑选了资历比较深的大机构。为保险起见,他先为数量较少的第一批次仪器设备寻找供应商,以此检验所选供应商的服务能力。结果因为仪器设备数量少、订单较小,该大机构安排1个入行仅3个月、经验不足的工程师给他们做校准,而该工程师因为经验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因一个小失误导致仪器爆炸,以致最后双方对驳公堂打起了官司。所以说,并非校准机构越大越好、资历越深越好,而是要找一家负责任的机构,而且在进行校准安排前需要向机构传递本企业的校准需求(对人员、标准件、校准计划等等的要求),以此避免出现一些作业事故。
子尔计量实验室介绍
子尔有限公司是一家获CNAS认可的综合性第三方计量机构,专注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计量校准服务。公司始终秉承“崇法尚德,精细严实,创新超越,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坚持“公正、准确、快捷、周到”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质优高效的服务。
Related New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