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取消
清空记录
历史记录
关于生活中一些用得上的小知识,“小计量”带动“大民生”!
一、电子秤
电子秤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法》的规定,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秤要实行强制检定。
注意事项:
购物前注意电子秤是否贴有强制检定合格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
购物后及时到“公平秤”处复秤,购买活禽、活鱼等商品时,要在宰杀前复秤。
商品称重前,电子秤的质量显示值应为零。
商品称重后,可用随身携带的在“公平秤”上称过的手机,放在电子秤上作比对。商品应去皮称重,尤其是去除厚重包装物。
二、出租车计价器
出租车计价器是出租汽车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用于公平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出租汽车计价器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法》的规定,用于贸易结算的出租汽车计价器要实行强制检定。
乘坐出租车注意事项:
1、注意查看出租汽车计价器上是否粘贴有强制检定合格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起步前,计价器“空字”是否亮着灯,驾驶员是否重新将计价器回零计价并显示起步费金额。
2、运营中不应有任何物品遮挡计价器主机面板。
3、下车时,注意索要发票。
4、乘坐出租汽车时,注意计价器显示的时间是否准确,防止司机提前按照夜间价计费。
温馨提示
正规出租汽车的标志是:出租汽车计价器、统一顶灯、显示空车待租的明显标志、标价、运营证正本、经营者全称及投诉电话。
三、家用燃气表
燃气表,是计量燃气量的计量器具。燃气表是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且须强制检定。
燃气表的正确读数
从左到右一次读取黑色标记的数字即可,红色标记的为小数位,不用读取。表盘显示的数字为读数时已经用去的量。若为预付燃气表,将购气卡插入后,在液晶屏上显示的是未用的量。
发生燃气泄漏怎么办
立即关闭室内燃气总阀。打开所有门窗。不要开、关室内任何家用电器,不要打手机。
节约用气小窍门
调整风门,使火焰呈紫色(燃烧最充分)。宜焖不宜蒸,蒸饭所用时间是焖饭的3倍。经常清洗炉具。保持锅底干爽。
温馨提示
家中多日无人时,将总阀门关闭。
子尔计量实验室介绍
四、民用水表
水表是供企业和广大居民用户结算用水量的计量器具,水表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且须强制检定。
水表的正确读数
依次读取千位(*1000)、百位(*100)、十位(*10)、个位(*1)四位黑色指针的指示数值即可。红色指针为小数、无需读取。当指针处于两个数字之间时,读取较小数字即可。
指针微动查滴漏
当家中不用水时,水表表盘中间指针仍微微转动,说明家中有水管(或抽水马桶等)存在滴漏,日积月累将是一笔很大的水费支出,应及时查漏。
节约用水小窍门
洗浴时,淋浴较盆浴节水。洗衣时洗衣机水位要适中,洗涤剂投放适量。抽水马桶要大小便分档冲水,发现滴水及时修理。
温馨提示
强力磁铁“能让水表走慢”,纯属误导,广大居民切勿受骗上当。
五、燃油加油机
燃油加油机是为机动车添加燃油的一种液体体积测量系统,燃油加油机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法》的规定,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油加油机要实行强制检定。
加油注意事项:
加油前注意查看燃油加油机,显示面板上是否粘贴有强制检定合格标志,并处于有效期内。
加油前,注意查看燃油加油机显示屏上的信息,除单价显示外,其余显示均应为零。
加完油后,注意及时核实加油的数量和金额,并索取发票。
为什么感觉加油量不足
汽车油箱的额定容量小于其实际容量,当油箱加满油后,实际加油量会大于油箱的额定容量。
油表显示与实际加油量存在误差,因此,不应以油表显示为准。
失准投诉
向加油站所属上级公司投诉。使用的燃油加油机超期未检定或未贴强检合格标识的可向12315市场监管热线投诉。
六、血压计
血压计是测量血压的计量器具,目前主要有水银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多用于医疗卫生单位,电子血压计多用于家庭保健。选购时,需注意袖带的适用范围。
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坐姿正确,身体放松。袖带中间位置与心脏平行。袖带下缘距肘窝约二厘米左右,松紧适度。测量过程中不讲话,不要移动手臂或身体。
定期校准
家用血压计需定期校准,可找当地计量检验检测中心(所)进行咨询校准。
温馨提示
儿童、孕妇高血压患病率近年直线攀升,家人发现他们出现高血压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七、眼镜
近视镜、远视镜、散光镜和斜视镜用于矫正视力,老花镜用于老年人近距离阅读。焦度计、验光镜片箱和验光仪是眼镜行业开展验光定配和对眼镜质量进行检测的主要计量器具,按照《计量法》的规定,焦度计、验光镜片箱和验光仪均要进行强制检定。
验光不准的危害
会加深近视远视度数,也可能造成斜视,对视力危害很大。
如何才能配副好眼镜
资质:眼镜生产、销售企业及验光和制作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
验光:最好选择医院或有标准验光室的专业眼镜店;验光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喝含酒精的饮品。
镜片:根据自己的度数及工作学习环境,选择不同材质的镜片。
镜架:眼镜架的框距要与瞳距相配。
配镜后不适怎么办
配镜后如有不适,要及时与眼镜店联系进行调整,认为过一段时间就会适应的想法是错误的,并有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
温馨提示
购买眼镜后,向销售单位索取配制眼镜加工单、发票、售后承诺等凭证,以便维护合法权益。
Related News
相关新闻